紧盯项目“全办成” 交易过程“更简‘易’”
发布日期:2023-04-20 10:11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服务保障“项目突破年”为契机,市县(区)一体开展“六大行动”,坚持“一切跟着项目走”,加大“五大员”“首席服务员”“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制度服务保障力度,为重点项目提供“四零”服务,打造“全办成·更简‘易’”品牌,助力项目及时高效落地。2023年1-3月份,全市共服务保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 75个,项目金额331.74亿元;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0个,项目金额378.95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1个,项目金额209.21亿元。
(一)坚持重心围着项目转,强化组织责任落实。加强市、县(区)二级联动,成立服务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指导,强化工作激励,确保各项工作精准、扎实、有序推进、高效落地。制定《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工作方案》,建立全程精细化服务长效机制、优质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级解决机制、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四项机制,健全首席服务员、政策宣讲员、信息发布员、助企联络员、社会监督员、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七项服务制度。
(二)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强化重点项目保障。联合印发《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对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办”、“专人办”、“限时办”;依据《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绩效评估实施办法》及《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绩效评估实施细则》,联合开展重点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工作,构建“绩效评估+信用监管”闭环管理新模式;实施交易项目“资格后审+评定分离”,增加招标人的自主权;执行《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三)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项目资源配置。一是保障项目用地。2023年1到3月份共有18 宗国有土地在中心挂牌,成交额7.89亿元,成交面积为594.0386亩,全国首创土地保证金“一键入库”模式,让我市土拍保证金滞留时间减少30%以上。二是完善平台功能。开发“专家费线上支付系统”“中标通知书在线签发、合同在线签订”等功能,打通69个电力、卫健、园林房屋租赁、运营权租赁类项目电子化堵点,优化“BIM可视化评审”“不见面交易”“电子证照”“掌上交易”等场景应用,实现业务受理“零跑腿”,投标环节“无纸化”,开标环节“不见面”,评标环节“可视化”,交易数据“可追溯”。三是拓宽金融支持。与8家银行合作开展保证金代收代退,与19家保险机构开展电子保函业务合作,与5家银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扩容“政采E贷”,累计发放贷款469笔,贷款金额逾16亿元。四是强化场所保障。做好重点项目场所需求跟踪,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大力推动“远程异地评标”、“N地就近分散评标”模式广泛应用。五是完善档案管理。重点项目交易结束后,及时督促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提交项目交易档案,建立完整、准确、系统的重点项目电子档案。
(四)坚持服务盯着项目干,强化人员全流程保障。一是政策宣讲员主动靠前服务,定制项目交易服务指南,指导项目单位熟悉政策法规、交易流程,推动项目尽快进场交易;二是执行首席服务员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五包,包政策落实、包项目推进、包手续代办、包问题解决、包绩效评价、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三是信息发布员建立重点项目交易信息台账,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形成信息周报、月报、半年报、年报。在交易服务系统中增设重点项目信息栏,实时生成各交易业务领域的《重点项目进场交易信息清单》。四是助企联络员采取实地调研、电话回访、现场座谈等方式开展项目回访,跟进项目合同签订等进展情况,详细介绍项目融资、履约、验收等阶段的政策支持及注意事项,收集关于交易系统、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升重点项目服务保障能力。五是落实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涵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交易服务态度、行政效能、工作作风等履职情况开展全方位监督,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全流程监督。六是建立第三方服务保障机制。协调CA 电子印章、标书工具和金融担保等服务机构,确保项目进场期间24 小时保障值守,完善快速响应渠道,做好突发应急预案,确保公共资源交易第三方服务随时办、安全办、省心办。
(五)坚持创新跟着需求走,提升精准服务效能。一是实施交易标准化创新提升。着力构建公开透明、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完成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岗位工作标准4大标准体系框架搭建工作,制定了239项工作标准。二是实施场所智慧化创新提升。以新场所搬迁为契机,按照“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致管理、精彩呈现”的目标,开发建设了27套智能管控系统,呈现了一个泛在可及、高效便捷、智慧规范、节能舒适的充满科技感和现代气息的交易场所。全国首建了12个“四人不见面开标舱”,建设集见证服务、行政监督、综合指挥调度为一体的交易调度中心,实现全中心智能化设备统一调度管理、信息发布统一管理、场地资源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业务信息统一管理。三是实施服务精准化创新提升。深入落实“四免”交易服务制度,免收CA数字证书办理费、网上下载标书费、交易服务费、政府采购保证金,为5万多家企业节约制度性交易成本近2亿元,为5千多家企业减轻资金占压近13亿元。四是实施市域一体化创新提升。通过与省专家库数据共享,打通了可预约场地信息、专家抽取信息、专家意向评审场地信息、已预约场地信息通道,实现了开评标资源统一协调,市域内评委专家“自愿选择、就近评标”。(张浩 尹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