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启航!中心新址启用一周交易额达26.78亿

发布日期:2022-10-17 11:20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中心于10月8日迁入新址并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198个项目的开评标,参与投标代理公司1241家,抽取专家966人,总交易额26.78亿,开评标数量、场所利用率均创新高,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一周的试运行期间,中心根据业务需求及市场主体反馈意见建议,不断优化系统功能,设计开发了人员信息录入小程序,发放开标活动操作明白纸,方便招标代理在开标仓内完成项目关联人员信息录入,系统自动下发门禁权限,使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址启用后,中心率先开通了12间智能不见面开标舱,成为了新场所的“新宠”,吸引了不少代理在“高颜值”不见面开标仓外合影留念。相较于传统的开标场所,“不见面开标舱”不仅占地面积小、易部署、可灵活移动,还能保证开标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安全性极强,对保证疫情防控安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心自挂牌重组以来聚力“五化”建设,打造“全办成•更简‘易’”品牌,践行服务宗旨,落实为民举措,聚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便捷化、交易流程标准化、交易行为规范化、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五化”建设,让交易过程更便捷、更高效,全力打造“全办成•更简‘易’”特色品牌。力促交易更方便快捷。通过“云上开标”“智慧评标”“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场景应用,实现“投标‘不出门’”“进场‘零提供’”“开标‘不见面’”“评标‘云上看’”“主体‘零跑腿’”“过程‘全留痕’”。创新“BIM可视化评标评审系统”“掌上交易”“电子证照”等场景应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事项“随时办、随地办、随手办”。新场所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深化创新为指导思想,以优化服务、深化交易、创新监管为具体手段,立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围绕“服务”、“交易”、“监管”三位一体的核心思想,以新技术为驱动,将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造成5A级交易中心。新的环境,新的场所,翻开了济南公共资源交易新的一页,进一步推动了全流程“数智化”交易转型,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益效率,助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以崭新面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