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纠正阶段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1-08 00:00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10号)和省厅视频会议部署要求,自9月14日开始,全市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紧密结合第七次卫片土地执法检查和进一步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认真开展了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已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自查清理工作,各类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底数已经基本摸清,土地执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认真贯彻落实10月13日全国、全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转段电视会议精神,现对全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第二阶段查处纠正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严肃查处限期纠正土地违法违规问题 国土资源部徐邵史部长和省国土资源厅王文升厅长在全国、全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转段电视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已经印发,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务必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当前,全国土地执法形势十分严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把土地闸门,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形势更加严峻。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管理调控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确保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上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严肃查处并限期纠正各类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打好以百日行动为主线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攻坚战。 二、继续开展自查清理工作“回头看”,确保各类数据填报真实准确 目前,全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自查清理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两部督查在即,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要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第七次卫片执法检查和专项行动,对本辖区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自查清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回头看”的重点:一是看百日行动自查清理工作细致不细致,是否还存在遗漏的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如有遗漏的问题要抓紧拾遗补缺,主动纠正,立即进行清理排查和统计上报;二是看统计汇总数据准确不准确,各类统计汇总数据是否和各类台账、卷宗相对应,务必做到数据真实、填报准确、各类台账、卷宗规范统一;三是看已经立案的土地违法案件处理到位不到位,案件定性是否准确,用地单位和个人是否按时履行了处罚决定,移送有关部门的土地违法责任人是否得到了责任追究;四是看百日行动与七次卫片和专项行动各类违法用地有多少交叉,分别占多大比例,切实通过以百日行动为主线的各项土地执法活动把各类违法违规用地底数摸清楚,为下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三、务必树立必胜信心,确保百日行动各类违法用地依法对人对事处理到位 百日行动第二阶段查处纠正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整个百日行动成败的最关键环节。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的统一部署,依据市局《关于集中开展查处“以租代征”为重点的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意见》(济国土资字〔2007〕560号),认真组织好本辖区百日行动查处纠正阶段的各项工作。一要争取主动,要深入结合专项行动和卫片执法检查扎实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只要案件线索排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要立即进行依法查处,坚决不能存在等靠思想和侥幸心理;二要查处到位,要积极协同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做到该拆除的彻底拆除,该复耕的全面复耕,该移交纪检监察和公安机关的坚决移交,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毫不含糊,果断移送,确保百日行动不出纰漏,不走过场,确保查处、执行、追究、移送四个到位;三要做好迎检准备,要按照市局统一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认真整理好各类卷宗、台账、文件资料,妥善选择好实地查看路线、现场,确保两部督查万无一失。 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机制 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要切实通过百日行动等土地执法活动举一反三,认真总结土地管理的经验教训,完善土地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一要切实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当前尤其要针对乡镇政府和村干部“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比较普遍,以及农村违法违规用地点多面广等问题,突出抓好对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耕地保护是根高压线,坚决不能碰,碰了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自觉做到依法用地、节约用地。二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预警。要认真落实动态巡查监管网络责任制和每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巡查范围,增加巡查频率,切实形成“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高压态势,尽最大努力降低发案率,坚决把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半年,不管哪个县(市)区再发生新的、面积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市局将严格实行土地违法问责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三要加强源头治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强化各级政府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监督,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