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分中心: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新效能”
发布日期:2025-08-04 15: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长清分中心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聚力项目交易“更快、更优、更简”,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交易主体满意度,助推交易项目顺利推进。推行“假日不间断、早晚弹性办”预约和延时服务,切实做到“项目有需要,服务不打烊”,通过项目管家“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上半年共服务保障长清区项目91个,交易额24.92亿元;服务省外、市外远程副场项目21个,交易额17.88亿元;服务保障市域内(其它区县)分散项目165个。

平台功能持续升级,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交易更加便捷高效。

一是交易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自4月8日起,取消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住建、交通、园林、电力新能源)项目的专家名单打印,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招标代理可通过交易系统专家维护界面查看坐席信息),评标专家解密后系统自动获取并展示专家姓名、身份证号、专家电话、取票状态(未取票、已取票、已登录系统)等专家信息。二是系统根据拟进评标区授权信息自动分配招标人评委和抽取评委到不同评标室,无需招标代理手动设置。三是系统优化专家回避功能。专家回避理由设置为必填项,评标结束后,专家抽取使用情况登记表随评标报告生成,并实现在线签章,招标代理可自行下载使用。四是优化完善能源电力类工程新应用端口。五是开展“元宇宙+开标”模式试点。2月27日“元宇宙+开标”模式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服务质效显著优化,精准对接项目需求,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交易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是持续落实“开辟绿色通道、配备项目管家”工作机制,实行“优先对接沟通、优先容缺受理登记、优先发布交易信息、优先安排交易场地、优先提供专家抽取”的“四优先”服务方式,全过程实行“保姆式”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开花”。上半年,共服务保障省、市、区重点项目 40个,交易额18.83亿元。二是推行“假日不间断、早晚弹性办”预约、延时服务。只要服务对象有需要,随时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分中心提出,截止目前,共办理预约、延时服务200余次。三是服务项目实现“前伸后延”。主动对接,靠前指导,为招标人提供政策咨询、流程指引和疑难解答服务,构建分散评标闭环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了解企业需求及存在困难,积极与齐鲁银行大学路支行沟通对接,广泛宣传推行“中标贷”业务,帮助有资金需求的中标单位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四是积极落实首问首接负责制。制定《分散评标服务常见问题服务手册》,为专家系统操作提供“一对一”指导,协调解决评标系统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评标过程“零障碍”。

交易环境更加阳光透明,严格规范交易流程,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抓平台建设促规范运行。

一是科学安排场所布局,实行专家、代理“双通道”进场管理运行模式。二是实行招标人代表与抽取专家物理隔离。三是实行招标人、监督人、公证、律师不进评标室,实现专家独立评审。四是推行“四刷”模式,即刷指纹存手机、刷身份证获席位、刷脸启评标、刷脸云签章,实现专家全过程无干扰评审,数据全链条留痕可溯。四是及时跟进项目分散评标模式的新需求,调整监控音视频资料下载模式。由原来“一项目一室一档”调整为“一项目多室多点一档”。

长清分中心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更规范、更高效、更智能、更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长清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能!(审核:徐玲玲 通讯员:卢晗)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主办

网站标识码 370100008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